
我们都知道,领取养老金的条件是: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,如果达到法定退休年龄,并累计缴纳了15年的缴款,可以每月领取基本养恤金。
换言之,要为参加养老保险的雇员领取养老金,必须满足两个条件:
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。
第二,累计缴纳15年的养老金保险费。
那么,养老保险缴款不到15年怎么办?你不能领取养老金吗?
一
2019年社会保障改革
2019年的社会保障改革正在积极推进,这将给尚未完成15年社会保障的人带来新的局面。在社会保障政策开始时,国家规定每个人必须支付15年的社会保障才能得到相应的退休金。因此,国家直接推出了一次性偿还的新政策。
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一政策也有其缺点,需要加以改进,以便做得更好。
一
年度还款
如果只有几年的时间,实际上是可以偿还的。在退休的过程中,你可以每月领取一定的退休金。据了解,许多地区已经开始实行一次支付15年的政策,所以我们应该严格执行。
二
继续支付社会保障
如果你想以后领取养老金,享受医疗保健,你只能继续支付社会保障费用,直到你支付了15年。
三
放弃社会保障
因为有些人要支付太长时间,不能支付社会保障。可以说,他们使用这一方法意味着他们可以提前领取养恤金。这种情况是国家允许的,但也有一些缺点,即他们今后没有资格享受养恤金待遇。
四
一次性补足15年的社会保险
但这项政策也有一定的要求。以下三类人士可申请一次性还款:
第一,当地无薪社会保障的户籍,以及1961年至1982年期间去农村的受过教育的青年的需要。
第二,2011年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退休的人员
第三,以前在香港参加社会保障后被打断的老年退休人员(所要求的年龄超过65岁,妇女的年龄超过60岁)。
符合这三项条件的人可以同时补偿社会保障。
二
不能一次性偿还的解决方案
提醒:一次性还款需要在45岁之前有参加的记录,45岁以后开始参加保险的人不符合一次性还款的条件。
由于社会保障不能一次偿还,仍然有几种办法解决退休后无法领取养恤金的问题:
一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年满60周岁后退还15年,由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,一次性补助费相对较低,自然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与退休职工的养老金也有差异。
2.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继续支付费用,第五年仍不到15年,可一次性偿还,最长可达15年。
(三)企业出具证明后,可以赔偿因企业和非个人原因造成的社会保障关系破裂,但还款时间有限。
四、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一次性提取,不再参加养老保险,因为退休后不可能领取养老金,因此不宜退出。
总之,社会保障真的很重要,不要让自己的社会保障中断,一旦情况有所隐瞒,很可能会影响未来的生活。
文章来自沈阳代账公司 https://www.sydljz.com/ngsfu/61.html 转载请注明!